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2025-08-12 17:39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敬请关注。
新闻发布会开始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也是城市活力与温度的生动呈现。近年来,我市坚持将儿童优先发展的原则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实际举措,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菏泽路径”。
为方便大家更全面清晰了解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进情况,我们召开本次新闻发布会,并非常高兴邀请到了: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雪英女士;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刘红女士;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主任刘志飞先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车翠英女士;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温代启先生;市妇联副县级干部楚姝芳女士;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解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驻菏新闻机构、市各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的到来。
主持人
首先,请李雪英主席介绍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李雪英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不断加大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力度,实现了从“试点先行”到“全域推进”的跨越式发展。有关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的通知》,在全国推广;受邀参加联合国儿基会第二届亚太区域儿童友好城市会议,作交流发言。
(一)健全工作机制,建设合力持续凝聚
一是组织统筹强有力。召开菏泽市第七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部署任务。调整更新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强化统筹协调力度。
二是闭环管理促落实。锚定《菏泽市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标,围绕“五大友好”,实施46项重点任务;推动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建立目标台账,实行“月调度、季推进、年总结”制度,促进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成立督导调研组,对儿童友好单元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调研,查找不足、整改提升,形成了“制定目标—调度推进—督导问效—整改提升”的闭环工作机制。
三是精准调研解难题。聚焦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菏泽市儿童友好社区(小区)建设研究》等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中小学生健康水平问题,开展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专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领导批示,为下步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二)强化项目建设,实现从试点先行到全域推进
一是试点先行,示范引领成效显著。积极争取巨野县纳入首批省级儿童友好试点县区,定陶镜湖公园、菏泽中心小区、菏泽市妇联实验幼儿园等纳入省首批儿童友好试点单元,覆盖教育、公园、小区等关键领域。通过试点探索,形成了“一单元一特色”的建设模式,如定陶区镜湖公园的自然教育主题,菏泽中心小区的亲子共享空间等。
二是全域推进,硬件覆盖提质扩面。在打造试点的基础上,推动医院、学校、社区(小区)等八大类公共服务场所适儿化改造全覆盖,新建儿童友好社区(小区)25个,推进20余个社区完成适儿化改造;打造菏泽市科普主题广场;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儿童友好乡村建设工作,打造成武县鹿楼村、单县小王庄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乡村,相关工作经验在人民网等宣传报道。目前,全市储备适儿化改造项目27个,均被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
三是项目赋能,服务网络持续完善。争取全国“爱暖万家”儿童关爱公益项目、全国首个“家庭教育福万家工程”创新试点县、全省首个“爱心妈妈驿站”等一系列优质项目落地我市,同步推进实施市社会组织赋能计划、儿童友好公交路线打造等,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织牢织密儿童服务网络。
(三)聚焦“五大友好”,儿童福祉全面提升
一是权益保障更有力。实施适龄女童HPV疫苗接种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已免费为24872名适龄女童接种首针HPV疫苗;为残疾儿童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精准提供康复训练,保障儿童健康权益。创新“警师双育、法德共治”模式,建成全省首个专门教育学校“安骥学校”,目前,全市已实现“安骥学校”全覆盖;推进学校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目前,全市校园视频监控联网率达95.25%,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二是公共服务更优质。加力满足人民群众托育服务需求,目前,全市提供托育服务机构共598个,设托位38993个。2024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0所,新增学位3.7万个。持续打造“儿童友好季”服务品牌,开展儿童成长营、托管服务、亲子互动、实践研学等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儿童10万余人次,深受儿童欢迎。
三是发展环境更优化。聚焦家庭环境友好,持续深化“小红扣”家庭教育服务、“爱心伞”妇儿维权工作品牌,建立志愿服务队伍28支,线上线下累计服务群众120万余人次,在100%的城市社区、81.5%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聚焦成长环境友好,开展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儿童用品安全守护等专项行动,全方位为儿童打造安全成长环境。
四是关爱帮扶更温暖。实现市县乡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构全覆盖,乡镇均设立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均设立儿童主任;持续实施“春蕾计划”助学、“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小荷学堂等项目,“春蕾计划”“爱心妈妈续力行动”募集善款566万余元,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争取上级物资2370万余元,惠及困境妇女儿童6800余人。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晓薇来我市调研,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五是儿童参与更友好。积极落实儿童参与原则,成立菏泽市首届儿童友好观察团,吸纳优秀儿童代表,围绕城市规划、公共服务、活动设计等建言献策。在涉及儿童的重大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前,探索开展儿童影响评价,听取儿童意见。深入开展“我是城市小代言”活动,鼓励儿童以主人翁身份宣传推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其中,视频类作品线上点击量达125万余次。儿童的意见不断被倾听、被尊重、被采纳,有效提升了儿童的归属感和城市建设的参与度、满意度。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举措、加大宣传,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同时,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共同为我市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李主席的介绍。下面,请刘志飞主任介绍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刘志飞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下步重点工作任务。
接下来,我市将对照《菏泽市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在加强政策制定、推进单元建设、提升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儿童友好政策体系。以高位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召开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系统总结阶段性成果,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儿童友好建设计划、政策、方案等的制定与落实,持续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水平。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建设”等内容写入《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菏泽市“十五五”儿童发展规划》等,实现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二是铺开单元建设,构建儿童友好成长空间。探索制定儿童友好街区、阅读空间等单元建设标准或指引,不断深化儿童友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铺开多领域单元建设,开展儿童友好乡村、学校、实践基地等单元建设工作,截至2026年,在全市新建儿童友好乡村20处、儿童友好学校30所、儿童友好实践基地50个,提升城市空间适儿化水平。建设儿童友好出行体系,打造儿童友好公交线路10条,为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友好的出行环境。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营造儿童友好社会氛围。激活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小主人”力量,发挥菏泽市儿童友好观察团作用,组织儿童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儿童观察实践活动,探索儿童意见建议征集、交办、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让“一米高度”的声音真正融入公共空间改造决策。打造沉浸式儿童友好成长营,通过互动体验、趣味课堂、实践探索等多元形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知友好;在世界儿童日等重要节点,策划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传递“儿童优先”理念,让尊重儿童、关爱儿童的意识融入城市肌理、深入每个家庭。实施社会组织赋能计划,开展儿童类社会组织优秀项目评选,挖掘并推广一批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具有示范意义的服务项目,进一步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儿童服务的热情,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儿童友好服务生态。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刘主任的介绍。下面,请刘红主任发布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
刘红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正式发布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童心筑梦 花开菏泽》。首先,请工作人员播放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
感谢各位的聆听,相信这温暖明快的旋律和干净清澈的声音已经像一缕阳光一样映射进了每个人的心田。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持续深化宣传体系建设,创新打造了儿童友好城市LOGO、海报、宣传标语等一系列宣传载体。特别是儿童友好城市IP形象,以其生动活泼的造型和亲和力强的特质,深受全市儿童的喜爱和认可,有效推动了儿童友好理念的广泛传播和社会认同。
为更好展现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普及儿童友好理念,今年,市妇联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主题曲征集活动,并邀请专业作词、作曲人参与创作,通过初评筛选、专业评审与研讨、终评表决等流程,确定《童心筑梦 花开菏泽》为主题曲,主题曲由大芳、刁庆作词,刁庆作曲,梦想合唱团演唱,时长2分46秒。主题曲融合了现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以牡丹为引,将城市自然之美与儿童的笑脸相映成趣,以轻快活泼的旋律、童真的歌词,生动展现了孩子们的纯真梦想,传递出菏泽对儿童成长的关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首主题曲作为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文化符号,它将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响起,陪伴孩子们成长。我们也更加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让“儿童优先、儿童参与”的理念深入人心,携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平等、安全、充满机遇的成长环境。未来,菏泽将会继续深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童心筑梦”有更坚实的土壤,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友好之城中,拥抱灿烂未来。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创作的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齐鲁晚报记者
刚才发布内容提到,去年我市新建成儿童友好社区(小区)25个。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儿童友好社区(小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谢谢。
车翠英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小区)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单元和核心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安全、便利与幸福感。我市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将社区(小区)作为主阵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关键作用:
一是营造安全、便利、友好的空间环境。实施小区公共空间和设施的“适儿化”改造,比如在小区内增设或改造滑梯、沙坑等安全、趣味性强的儿童游乐设施;通过人车分流、设置减速带等优化步行路径,确保儿童出行安全;推动小区配齐智能监控系统、防撞设施、加固窨井盖等,进一步筑牢小区安全防护网。通过这些改造,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安全玩耍、亲近自然,拥有专属的、友好的活动空间。
二是丰富创建文体活动。鼓励社区(小区)结合实际,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年7—8月,精心组织“儿童友好季”活动,指导物业企业举办好“儿童趣味运动会”“友邻节”等活动,为全市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居住环境,度过美好的暑假时光。开展“关爱儿童 ‘菏’护未来”儿童健康志愿服务进社区(小区)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小区累计开展各类儿童文体活动2400余场次。这些文体活动丰富了儿童的精神生活,有效缓解家庭育儿压力,更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支持。
三是促进邻里互助与友好氛围的形成。社区(小区)是儿童社会交往的起点。通过组织亲子活动、节日庆典、志愿服务等,增进邻里互动,营造相互尊重、包容、互助的社区(小区)文化。这种友好的氛围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小区)的温暖与归属感。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小区)建设,让更多社区(小区)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幸福港湾。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车局长的解答,请继续提问。
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建设儿童友好医院,是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一环,也是保障儿童健康权益、改善儿童就医体验的实际行动。请问,我市下一步将会通过哪些具体举措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作?谢谢。
温代启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医疗领域,稳步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不仅是提升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关键举措,更是解决群众在儿童看病就医方面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途径。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我市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一是引入“1米高度看医院”的儿童视角,指导医疗机构从建筑空间、视觉色彩、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强门诊、病房适儿化改造,为儿童提供有情感、有温度的医疗保健服务。二是通过推进住院“一站式”服务、改善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动态调整儿科资源配置等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三是加强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支持医务人员参加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儿童保健人员培训,以满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儿科、小儿外科以及儿童营养、眼保健、心理保健、口腔保健等专科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儿童医疗保健人才梯队,促进儿科诊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到2025年底全市30%的三级和15%的二级医院建成儿童友好医院,2027年提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比例达到60%,2030年达到90%以上。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鲁网记者
刚才会上发布了菏泽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请问下一步将通过哪些渠道来宣传推介,加快推动儿童友好理念的传播?
刘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于我市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的宣传推广,我们将主要从线上、线下两条途径做好相关工作,让主题曲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孩子们的身边。
线上,我们将重点打造“多平台传播+互动式参与”的立体宣传矩阵,联合市主要媒体在其微信视频号、抖音号,推送主题曲音频和MV,同时联动车载广播,形成覆盖广泛的传播网络,让更多人便捷地欣赏、观看、传唱。
线下,我们将聚焦“场景化渗透+阵地化联动”,让主题曲融入城市的日常肌理。首先,在公交车、商场、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子屏播放主题曲视频或音频,让市民在出行、消费等场景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旋律;同时,我们将依托已建成的儿童友好乡村、学校、社区(小区)及实践基地等“儿童友好阵地”,开展主题推广活动——比如在学校的课间广播播放、在社区活动中心组织学唱、在实践基地的展示区设置主题曲互动体验点等,通过这些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实现“阵地联动”,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听见友好、感受关怀,也让主题曲成为连接各类儿童友好单元的“情感纽带”。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们希望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不仅是一段旋律,更能成为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有声名片”,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中国山东网记者
我们了解到,今年6—8月是第四届儿童友好季,能否介绍一下,活动期间我市主要开展了哪些特色活动,以及效果如何?
楚姝芳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为持续深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2022年,菏泽市委、市政府将每年的6月至8月确定为儿童友好季,截至今年,儿童友好季已经陪伴我市儿童走过了四个夏天,有关经验做法在《婚姻与家庭》杂志,菏泽日报、菏泽市广播电视台等宣传报道。
为扎实开展第四届儿童友好季,市妇联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印发《关于征集第四届儿童友好季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共征集94项优质儿童服务项目。各市直单位、各县区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深受儿童喜爱的服务活动,比如:市妇联举办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聚力关心困境儿童;举办儿童友好观察团成立仪式暨“‘童’探图书馆”儿童观察活动,畅通儿童参与渠道。团市委启动2025年“小荷学堂”项目,254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全市40处项目点,为200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市教体局举办中小学生健康体重夏令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菏法护航”暑期夏令营活动,成武县打造“共享带娃”暑期特训营,巨野县儿童友好社区开设暑假托管班,单县开展暑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从趣味科普到实践体验,从法治教育到亲子互动,每一场活动都凝聚着我市对儿童的关爱与尊重。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开展儿童友好季活动300余场次,覆盖儿童2万余人次,营造了儿童友好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楚主任的解答,现场提问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和发布,对有关问题的回答和阐释,感谢记者朋友的参与。
一座城市对待儿童的态度,代表着城市的生机与未来。我市多措并举、协同联动,用可看可感可享的“城市温度”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努力让孩子们享受全周期、全领域、全流程友好。也请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关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并对本场发布会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城市美好与儿童友好“双向奔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摄影:孟欣)